膽石病(cholelithiasis)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與膽管)的任何部位發生結石的疾病,其種類和成分不完全相同,臨床表現取決於結石是否引起膽道感染,膽道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與程度。全國各地膽石症的種類和發病率亦不完全相同。上海所見的膽石症以膽固醇為主的混合結石多於膽紅素為主結石及純膽固醇結石。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膽石病的發病率、年齡與性別分佈、膽石的性質及其發生部位等各方面均與西方國家有顯著差別。西方國家屍檢中發現有膽石者約5%∼25%,其中膽固醇結石占70%∼80%,女性患者較男性多兩倍以上,40∼50歲的經產婦中約20%∼30%患本病。在東方國家,動物脂肪食用少,而植物醇又不易吸收,血中膽固醇濃度一般較西方人低,故膽固醇結石較少見,膽色素結石則遠較西方多見。由於國內膽石病大多與感染有關,故發病年齡與性別差異不如西方顯著。
病因與發病機理
膽石形成的機理尚不十分清楚,膽固醇結石與膽色素結石的發病機理也不同。分述如下:膽固醇結石的發生與代謝因素關係密切,故亦稱代謝性結石。有下列幾個有關因素:(一)類脂質代謝障礙肝臟合成的膽固醇在膽汁中與膽汁酸、磷脂形成微膠粒後具有水溶性。膽汁中的膽固醇、膽汁酸與磷脂含量的比例對維持膽固醇的溶解狀態十分重要,其中膽汁酸的作用尤為突出。過去認為Admirand 與Sma11的三角座標可表示這三者的關係,這是通過試管內模擬實驗測得膽固醇飽和曲線,曲線內為微膠粒區,即膽固醇為液態,曲線外為飽和區,膽固醇可能呈液晶體或結晶析出。圖中顯示出膽汁酸或磷脂的減少或膽固醇過多,都可使膽固醇成為飽和狀態。晚近的研究發現膽固醇結石的形成要比過去了解的複雜得多。在人類膽汁中除微膠粒是膽固醇的載體之外,尚有一種膽固醇的載體,即磷脂大泡(phospho-lipid resides),應用彈性光散射(quasi-elaxtic lightscattering)方法顯示此大泡直徑為100∼500nm,較混合微膠粒大10∼20倍。大泡主要由磷脂與膽固醇組成,存在於所有膽汁中,是膽固醇從肝臟分泌至膽小管的原始形式。在膽鹽濃度很低時,大泡攜帶肝膽汁中所有的膽固醇,通常在大泡內膽固醇與磷脂的克分子比例為1:1,可達5:2,而在微膠粒中膽固醇與磷脂的比例為1:2到1:5,因此大泡較微膠顆粒能更有效的攜帶膽固醇。大泡與微膠粒的平衡與兩者所含膽固醇的比例是由環境,特別是微膠粒的濃度與組成而決定的。在膽鹽濃度很低時,如在肝膽汁中,大多數膽固醇由大泡攜帶,而在高濃度膽鹽時,如在膽囊內,部分大泡因微膠粒的作用成為可溶性,膽固醇即轉移至微膠粒。在膽固醇與磷脂的比例增高時,如在大泡內比例為3:2,微膠粒中為1:3時,就超過了攜帶能力而達到亞穩態界限濃度,膽固醇就有沉澱的傾向。高膽固醇與磷脂比例縮短了成核時間,在人類膽汁中,大泡的積聚可能是膽固醇形成結晶的重要步驟。鈣的存在可能有促進大泡積聚的作用。正常膽汁成核時間長而膽石病患者的膽汁成核時間很短,提示在膽汁中存在膽固醇沉澱的因數。另一方面在實驗模型系統中膽固醇沉澱較含有同樣類脂質成分的膽汁中的膽固醇沉澱快得多,表明膽汁中含有其他因數可預防膽固醇沉澱(抗成核因數)。肝臟製造的膽汁酸含有膽酸(cholic acid)和鵝去氧膽酸(chenodeoxycholic acid),前者為三羥膽酸,後者為二羥膽酸。這兩個初級膽酸隨膽汁排入腸道後,大部分在回腸末端重新吸收,經門靜脈返回肝臟;一部分進入結腸,經細菌作用後脫去一個羥基,膽酸成為去氧膽酸(deoxycholic acid)、鵝去氧膽酸成為石膽酸(lithocholic acid),這兩種次級膽酸約20%∼50%被再度吸收,經門靜脈到肝臟。去氧膽酸與甘氨酸或牛磺酸結合,成為乙?化合物;石膽酸吸收極少,不僅與甘氨酸或牛磺酸結合,並且再與硫酸結合。結合的膽汁酸再由膽汁排出,這就是膽汁酸的腸肝迴圈。參加迴圈的膽鹽總量為3∼5g,稱為總膽汁酸池。正常時每日三餐之間迴圈6∼10次,其中200∼800mg由糞便排出。丟失部分再由肝臟合成而補償,保持膽汁酸的平衡。膽汁酸池可因下述原因而縮小:腸道特別是回腸末端的炎症或手術切除,使膽汁酸的重吸收能力降低;膽酸鹽腸肝迴圈加速;服用膽酪胺促使膽鹽自腸道丟失;肝內膽固醇7α-羥基化?減少而致初級膽酸合成減少;肝臟膽汁酸合成反饋抑制的過度敏感,在通過腸肝迴圈到達肝臟的膽汁酸濃度不高時肝臟的合成已受到抑制。膽固醇則可因下述原因而分泌增加:肥胖;應用降血脂藥物而使體內膽固醇動員;應用雌性激素;進食高熱卡飲食及老年人而使肝內合成與分泌增加。膽石病患者肝內3羥-3-甲基戊二?輔?A(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還原?的活性增高,膽固醇的合成也增多。膽石病患者膽汁內磷脂含量是否減少各家看法不一,有學者認為磷脂的絕對量與濃度以及磷脂與其他類脂質的比例均有降低;但也有學者發現,患者膽汁中磷脂比例並無降低。容易形成膽石的膽汁稱為致石性膽汁(lithgenicbile)。(二)膽囊因素在膽固醇結石形成過程中膽囊對成核、晶體形成與結石成長具有重要作用。膽汁在膽囊中濃縮而使粘稠度增高;饑餓時膽汁排空減少而有膽汁瀦留;機械或炎症因素使膽汁鬱積;妊娠或服避孕藥使膽囊鬆弛而排空不全;膽汁在膽囊中不均勻的分層等都有利於結石的形成。晚近發現膽囊及膽道中分泌的糖蛋白對膽固醇結晶的形成有重要意義。糖蛋白是高分子量的蛋白,包括粘液、粘多糖與粘蛋白,主要成份是半乳糖、果糖及N-乙?葡萄糖胺。粘蛋白是促核形成因數,不僅增加膽汁的粘稠度而且使成飽和狀態的膽固醇形成結晶。膽石病患者膽囊粘蛋白分泌亢進。動物實驗證明阿司匹林可抑制膽囊中粘蛋白分泌及膽固醇膽石的形成。(三)其他因素 1.感染因素細菌可能與膽鹽再結合,促使膽鹽吸收以及減小膽固醇的溶解性,在電子顯微鏡下多數均能發現細菌。2.年齡因素膽石症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可能由於膽汁中膽固醇含量增加所致。3.遺傳因素 有膽結石家族史的成員易患膽結石。4.性別及生育因素患膽結石病女性比男性高出二倍,尤其在50歲以前更明顯。多產的婦女比未產的婦女更易患膽結石;在30歲以前的婦女,膽結石發生通常與妊娠及肥胖有關。服用避孕藥婦女比未服用藥婦女患膽結石高2倍。5.肥胖因素肥胖人更易患膽結石,與膽固醇合成、分泌增加有關。有資料表明在手術中發現50%的明顯肥胖病人患有膽結石。6.飲食因素膽結石形成與飲食中缺乏纖維素有關,這就增加了膽酸如去氧膽酸在膽汁中含量增加,常食蔬菜的人很少患膽結石,高膽固醇飲食能增加膽道中膽固醇含量。7.血清因素在一些低HDL及高甘油三酯人群中,最易患膽固醇性及色素性結石。膽固醇結石形成可分為三個階段: 1.成核期肝臟與膽囊的各種致病因素提供了成核所需的化學與物理環境。2.結晶形成期 膽固醇形成結晶。 3.成長期結晶聚集成肉眼可見的結石。 膽色素結石由於膽色素結石的主要組成部分為膽紅素,故膽紅素的狀態具有決定意義。膽結石中的膽紅素為非結合膽紅素,因此不溶于水。哺乳動物膽汁內及細菌的β-葡萄糖醛酸?可將結合膽紅素水解而為非結合膽紅素。膽汁中葡萄糖二酸-1,4-內脂是β-葡萄糖醛酸?的抑制物,其含量與飲食中蛋白、脂肪含量有密切關係。飲食中蛋白、脂肪低下時,此物質也減少,有利於非結合膽紅素的增多。此外,膽汁中無機離子、pH、糖蛋白含量均可改變非結合膽紅素的溶解度。非結合膽紅素與鈣結合形成膽紅素鈣,進而沉澱積聚,形成結石。發生膽紅素結石的危險因素有:高年齡、東方人、膽汁鬱積、肝硬化、必需氨基酸的長期缺乏和各種原因引起的溶血狀態等。黑色色素性結石與膽紅素鈣的發生機理也有所不同,黑色色素性結石常伴發於慢性溶血、肝硬化,膽汁中一般無細菌,而膽紅素鈣的發生則與膽道炎症、細菌或寄生蟲感染、蟲卵、殘留縫線的關係密切。炎症而脫落的上皮、細菌、蛔蟲蟲體及蟲卵常構成膽石的核心。我國膽道寄生蟲感染(蛔蟲與華枝睾吸蟲)相當多見,尤其是膽道蛔蟲症,是我國膽石病的主要原因。在膽總管結石中,膽石核心由蛔蟲蟲體或蟲卵構成者可高達70%。近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國人中膽固醇結石所占的百分率也逐漸增高。
臨床表現
取決於膽石的大小、性質、動態、所在部位和併發症。(一)膽道內移行的結石膽石從膽囊移行至膽囊管或膽總管,或從擴張的膽總管移行至壺腹部時,往往產生嵌頓。由於膽囊或膽總管平滑肌弛張或痙攣,企圖將膽石排出,因此產生膽絞痛。膽絞痛大都在飽餐或進高脂肪餐後數小時內,或在腹部受到震動(例如在崎嶇的山路上騎車或騎馬)後發作。疼痛多在中上腹或右上腹,開始時呈持續性鈍痛,以後逐漸加重至難以忍受的劇痛程度,病人常坐臥不安、彎腰、打滾、用拳頭緊壓腹部,甚至哭喊;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處或右肩部。痛時常大汗淋漓、面色蒼白、噁心及嘔吐。發作多較短暫,很少超過數小時。膽石退入膽囊或進入十二指腸管,疼痛可完全消失;有時因膽管局部擴張而減輕,直至膽石移動位置時再度發作。有些病例反復發作,另一些則經數月至數年的緩解期後再復發。低脂肪飲食可減少發作。(二)膽囊內結石一般不產生絞痛症狀,稱為靜止性膽石(silent ga11stone)。胃腸道及膽道的運動障礙(幽門及奧狄括約肌痙攣),胃及膽囊的排空延緩,均可間接影響胰腺的消化功能,而在中上腹或右上腹產生飽悶感,有時尚可有胃灼熱、暖氣、噯酸及腹脹。此類消化不良症狀在攝取油膩食物後更加顯著。如伴有感染,可有發熱及右上腹疼痛等症狀。本病體征極少,伴有感染者,於膽囊部位可有壓痛。膽囊大都不能觸及,但如結石巨大或數量多,且粘著於增厚的膽囊底,則可能觸及膽囊。膽囊內結石可通過膽囊-胃、腸瘺進入鄰近的胃腸道,隨糞便排出或引起膽結石腸梗阻。(三)膽囊管內的結石膽石閉塞膽囊管時,除產生絞痛外,可引起膽囊膨脹。在慢性病例,由於膽石的長期嵌頓或膽管的瘢痕性狹窄,膽囊常極度膨脹,囊內充滿稀薄粘液,最高量可達數升(膽囊積水)。如伴有細菌感染,可引起膽囊炎和膽囊積膿。由於囊腔內壓力增高,囊壁炎症或血供受阻,可引起囊壁壞疽及穿孔、膽囊周圍膿腫、彌漫性腹膜炎、膽囊-胃腸瘺等嚴重併發症。(四)膽總管內的結石膽石可來自膽囊或肝內膽管,也可原發于膽總管。膽石初和膽總管或由擴張的膽總管移行至壺腹部時,除產生絞痛外,常伴有梗阻性黃疸徵象。有時膽石可在擴大的膽總管下段與膽道口壺腹之間上下移動,發生活門作用而引起間歇性梗阻及膽管炎。當膽總管梗阻引起急性阻塞性化膿性膽管炎時,可出現黃疸、寒顫、高熱、血白細胞增多、血壓下降、譫妄甚至昏迷等中毒性休克徵象。當膽石移動位置或乏特壺腹排出時,黃疸及炎症症狀可趨消退。膽道感染可累及肝臟,併發肝炎、肝膿腫、肝靜脈血栓形成,引起肝腫大及壓痛、脾腫大、腹水及嘔血等症狀。膽總管結石繼發於膽囊結石者,膽囊小而多有萎縮,囊壁雖增厚但仍不能觸得;而原發性膽總管結石病例的膽囊,往往腫大而能捫及。(五)膽石嵌入乏特壺腹持久性梗阻性黃疸為其典型表現。在黃疸發生前常有絞痛,但黃疸持續存在,絞痛卻常消失。膽石長期嵌頓引起慢性膽汁鬱滯及伴發膽道感染者常引起梗阻性膽汁性肝硬化。此外,乏特壺腹部梗阻引起膽汁反流至胰管時亦可致急性胰腺炎。(六)肝內膽管的結石近年發現肝內膽管結石的病例越來越多。在國內報導的474例經手術證實的膽石病中,肝內膽管結石占15.4%。肝內膽管結石是指肝內膽管系統內有結石,多數伴有膽總管結石。這種結石多數都呈黃綠色塊狀或"泥沙樣"膽色素性結石,結石中心常可找到蛔蟲卵。肝內膽管結石可原發於肝內,也可繼發于膽總管結石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管狹窄。膽石可散在於左右肝葉的各級膽管內,或局限於肝內的一處或數處。患者常自幼年即有腹痛、發冷、發熱、黃疸反復發作的病史。肝臟功能有損害,而膽囊功能可能正常。本病的併發症多且較嚴重,較常見的有化膿性肝內膽管炎、肝膿腫、膽道出血等。此外,肝內結石的脫落,是造成肝外膽管結石術後短期內復發即所謂"殘餘結石"的常見原因。直徑超過2.5cm的巨大膽石由膽道-腸瘺進入腸道時,可能引起腸梗阻。約80%∼90%的膽囊癌病例伴有膽囊結石,而在膽石病中,膽囊癌發病率為1.3%∼7%,膽管癌發生率為4.5%。結石與癌的因果關係尚無定論。
診斷
本病的確診常賴於X線檢查。在膽石病中約10%∼15%病例的膽石含鈣鹽較多,不透X線,僅用普通平片攝影,即可顯出暗影(陽性結石)。如平片檢查無陽性發現,可進一步用不透X線的含碘對照劑如碘阿芬酸(iodoalphionic acid,priodax)、碘番酸(iopanoic acid,telepaque)進行X線膽囊造影術,以襯透出透光的結石陰影(陰性結石)。如多次造影或加大造影劑量,膽囊仍不顯影時,可同時靜脈注入50%膽影葡胺(biligrafin)20ml,造影前2∼3天進高脂肪餐,使膽囊內鬱積的膽汁排空,便於造影劑進入膽囊內,或用膽囊體層攝影等方法,可以增加膽囊造影時的顯影機會,以提高陰性結石的檢出率。因X線膽囊造影術不能清楚地顯示膽管,可用膽影葡胺由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進行X線膽管造影術。在黃疸不深(膽紅素<3mg/dl=、肝功能損害不嚴重的病例,可顯示膽管並顯示膽石;用40%的新膽管造影劑meglumine iodoxamate(商品名cholovue)10∼30ml,10分鐘內靜脈注射,在血清膽紅素>7mg/dl時,也能顯示膽管和膽囊;在膽囊切除後的病例,進行膽管造影更有價值。但在明顯肝功能損害,或高度梗阻性黃疸病例,靜脈膽道造影術往往不能顯影。B型超聲掃描是膽道非侵入性檢查方法,能很好顯示肝內和肝外膽管、膽囊有無擴張、擴大和有無結石,是近來普遍應用的診斷方法。核素99mTc-EHIDA或99mTc-三甲基溴(mebrofe-nin)靜脈注射後通過γ-照相,能顯示肝、膽囊、膽道和腸道。如膽囊不顯影,提示膽囊管阻塞;如定時檢查腸道不顯影或顯影不佳,則提示肝外膽道阻塞。經纖維十二指腸鏡進行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可對一般X線檢查無陽性發現的膽石病病例、肝外和肝內梗阻性黃疸、膽道癌、胰腺癌等提供診斷和鑒別診斷依據。經皮肝穿刺膽道造影術(PTC)可清晰地顯示各級膽管,有助於判定梗阻性黃疸特別是肝外梗阻的部位及原因,也是目前確診肝內膽管結石的有效方法。電子電腦化斷層攝片法(CT)也是很好的膽道非侵入性檢查方法。十二指腸引流術檢查膽汁及糞便中收集膽石對某些病例也有診斷價值。
治療
腸道寄生蟲和細菌感染是我國膽石病的主要病因,因此,預防和治療這二類疾病必將顯著地降低膽石病的發病率。(一)飲食控制
脂肪類食物可促進縮膽囊素(cholecystokinin)的釋放而增強膽囊的收縮,如奧狄括約肌不能及時弛緩使膽汁流出,每可致不適感覺。在急性發作期,應禁食脂肪類食物,採用高碳水化合物流質飲食。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腦、肝、腎、魚卵、蛋黃等,不論在膽石病的發作或靜止期,均少食為宜。無膽總管梗阻或在膽石靜止期,植物油脂有利膽作用,可不必限制。(二)溶石藥物治療
常用溶石藥物有:1.鵝去氧膽酸(CDCA) 對非肥胖患者12∼15mg/(kg·d),如肥胖患者,因膽道內膽固醇含量增加,則為18∼20mg/(kg·d),如有腹瀉等副作用,則劑量為每天500mg,另可有血清轉氨?升高,故目前已很少應用,如應用則須每日隨訪轉氨?,至少三個月。2.熊去氧膽酸(UDCA)
劑量為8∼10mg/(kg·d),如病人顯著肥胖則劑量需加大。大約20%∼30%X線顯影結石可完全溶解,比鵝去氧膽酸溶解作用更快,無副作用。3.聯合治療
CDCA6∼8mg/(kg·d),UDCA5mg/(kg·d)。口服膽酸治療結石的成功率大約為40%。對陽性結石,膽囊造影不顯影,合併腸炎、肝病或糖尿病的患者不宜應用。下列情況不宜作溶石治療:?膽色素或鈣鹽性結石;?結石>1.5cm;?多發性結石;?口服膽囊造影不顯影;?妊娠婦女;?同時伴肝病;?症狀嚴重;?治療9個月後無反應;?病人依從性差。(三)增進膽汁排泌硫酸鎂有鬆弛奧狄括約肌的作用,使滯留的膽汁易於排出,可於餐後口服50%硫酸鎂溶液10∼15ml,每日3次。膽鹽能刺激肝臟分泌大量稀薄的肝膽汁,有利於沖洗膽道。去氫膽酸的劑量為0.25g,膽酸鈉為0.2g,每日3次,餐後服用。後2種藥物在膽道梗阻時不宜採用,以免增加膽道壓力。增進膽汁分泌的療法用於症狀緩解期並持續數周,可減少症狀的復發。(四)消除膽絞痛輕度絞痛可予靜臥,灌腸排氣等處理。嚴重病例除予禁食、胃腸減壓(有腹脹時)、靜脈補液等一般治療外,也可用解痙劑如硝酸甘油脂0.6mg,每3∼4小時含於舌下,或阿托品0.5mg,每3∼4小時肌肉注射,並用非那根25mg肌肉注射可加強鎮痛作用。鎮痛藥如度冷丁50∼100mg或美散痛5∼10mg肌肉注射,效果甚好。上述鎮痛藥與解痙劑合用,可以加強止痛療效。嗎啡雖為鎮痛良藥,但可促使奧狄括約肌痙攣,因而有增高膽管內壓力的作用,應與解痙劑合用。晚近研究認為膽絞痛與局部前列腺素釋放有關,故靜脈予消炎痛有良好止痛效果。(五)其他對症治療控制黃疸所致的瘙癢可用爐甘石洗劑洗擦,或舌下注射去氫麥角胺1mg。近來應用能與膽酸結合的陽離子交換樹脂膽酪胺(又名消膽胺,cholestyramine),以減少膽鹽在胃腸道的再吸收,而降低膽鹽的血濃度,對梗阻性黃疸引起的皮膚瘙癢症,有肯定的療效。但如梗阻是完全性的,因無膽鹽進入腸內,膽酪胺就無治療效果。初用劑量為6.6∼10g/d,維持量3g/d。長期服用可使腸內結合膽鹽減少,引起脂肪吸收不良,用藥時需注意補充維生素A、D、K等脂溶性維生素及鈣鹽。晚近報導利福平口服也有止癢效果,但經驗尚不多。(六)手術治療近年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採取早期診斷與及時手術的方針,手術前後適當的處理,以及手術與麻醉技術的改進,手術死亡率已顯著降低。但在年邁、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肝腎功能不良等病例,手術死亡率仍較高,應慎重考慮。主要的手術適應證包括:?膽管結石伴嚴重梗阻、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有肝臟併發症者;?長期反復發作的梗阻和感染,經非手術治療無效者;?X線造影發現膽道有機械性梗阻(狹窄或結石嵌頓)者;?伴有下列嚴重膽囊病變者:較大膽囊結石、症狀發作頻繁、膽囊管結石嵌頓造成積水積膿、急性化膿性及壞疽性膽囊炎、或穿孔伴有彌漫性腹膜炎等。膽囊結石一經確診,應儘早作膽囊切除術。急性阻塞性化膿性膽管炎大都伴有中毒性休克,病情兇險,如不及時搶救,常可於1∼2天內危及生命。鑒於阻塞因素在本病的發病過程中占首要地位,近來採用急診手術,切開膽總管,進行有效的引流和徹底清除阻塞因素,療效迅速,患者數小時內即脫離休克狀態,數天內基本上康復。局限性肝內膽管結石伴有肝內膽管狹窄者,可考慮作肝臟部分切除術。對無併發症的膽石症病人。可用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七)體外衝擊波碎石利用液電、壓電或磁電產生衝擊波碎石(extrace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一般用於膽囊內結石小於20mm,數目不超過2∼3個,且膽囊功能良好者。膽石經擊碎後可自行排出。同時配合口服熊去氧膽酸,效果更好。一般在碎石術前幾周開始服用膽酸,並在碎石片完全消失後持續服用3個月。近年來由於治療內鏡的迅猛發展,為膽石病的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如經內鏡作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用取石籃或氣囊),鋼絲網機械碎石,經口膽道鏡直視下鐳射碎石及高壓液電碎石等對膽管結石的治療都取得較好效果,使過去須作手術的患者免除了手術的痛苦,尤其是對不宜作手術或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措施。此外,通過十二指腸鏡置入鼻膽導管,導管一端與結石接觸,另一端從鼻孔引出,直接滴入溶石劑,對膽固醇結石可用甲基叔丁醚(methyl
tert-butyl ether,MTBE)複方MTBE或乙基叔丁醚。用於膽色素結石的有EDTA、偏磷酸鈉、複方三乙醇胺、二甲基亞?等。由於上述接觸溶石劑效果並不理想而且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限制了其應用。近來有人採用在超聲引導下經皮經肝插入一根直徑為1.7mm導管達膽囊,並安裝一個溶石泵、以MTBE為溶石劑,膽結石在4∼16小時內溶解,導管在當天或2∼3天後去除。有人採用人工合成前列腺素抑制劑也取得一定效果。膽石病的治療效果良好,死亡多由於膽囊穿孔、膽管炎、肝膿腫成急性胰腺炎等嚴重併發症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