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自體血清減敏療法
根據統計,全台每200人就有1人患有蕁麻疹,只要碰到過敏原,全身就會搔癢難耐,臨床發現許多患者的過敏原,其實是自己的血液,只要利用注射自體血清,也就是把患者血液注射回肌肉,就能產生抗過敏體質。慢性蕁麻疹的患者有4-6成過敏來源存在自己的血液中,多對自體血液中的過敏原產生過敏反應。
自體全血注射可以誘發病患的身體產生專一的免疫耐受性,進而降低身體引發過敏的反應,也就是俗稱的『減敏療法』。
自體全血注射是將自己3-5cc的全血注射在臀部肌肉,每週注射一次,連續注射8週。如此,可明顯改善生活品質、用藥頻率大幅降低,甚至完全不再發作。但是,這種療法,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效。
慢性蕁麻疹可分為:
(1)慢性自體性蕁麻疹(chronic idiopathic urticaria, CIU)
(2)物理性蕁麻疹(physical urticaria)
(3)自體免疫性蕁麻疹(autoimmune urticaria)
(4)皮膚劃紋症(dermographism)
通常慢性蕁麻疹第一線的治療方式是:口服抗組織胺。
若治療效果不佳,則考慮長期以免疫抑制劑或免疫調節劑來治療。
類固醇並不常用在治療慢性蕁麻疹,除非有些實在發得很嚴重,或是引發嚴重的血管水腫(angioedema),可給予短暫類固醇治療,以便迅速改善症狀。
懷孕的婦女、授乳母親、甲狀腺病患、感染、血液腫瘤性疾病、風濕性免疫疾病、嚴重發炎病患、正在接受抗凝血藥物治療病患、接受全身性類固醇治療者則不適合接受自體血液注射治療
自體血液注射可能產生之副作用、危險及處理方法:
1.局部注射處黑青或酸痛:會自行改善
2.過敏性反應,如皮膚疹:
可給予抗組織胺;雖然尚未有文獻報告因使用自體血液注射而引起下述較嚴重副作用,但是如引發嚴重的血管水腫﹝臉部或脖子腫脹﹞:可給予短暫類固醇治療,以便迅速改善症狀。
3. 如果注射的過程無嚴格注意無菌觀念可能造成感染:
若是發生感染控制,細菌培養等治療之預期效果
1. 降低慢性蕁麻疹的嚴重度
2. 減少抗組織胺的使用
3. 增進生活品質